“勿忘国耻”的五九商标
天瑞
家里有一对老母亲留下的白羊皮包封的木板衣箱,是她当年的嫁妆之一,至今将近八十个年头了。几经搬家,皮箱放置在新居里已经很不协调,但家姐说这是母亲留下的最后的纪念品,也算得上是文物了,劝我不要丢弃,我遵嘱一直保留着。
这对皮箱是苏州百年老字号戎镒昌皮件号的名牌产品,做工非常考究,上盖与箱底四角都用牛皮铜钉包角,内衬粉红绸缎,雍容华贵。最特别的是其商标图案(见照片),小时候我们姐弟几个还为此打过赌,有的说读“九五明”,有的说读“五九明”,有的说读“五旭明”,争论不休。问大人,也模糊不清,父亲只知道是个爱国商标。
长大后,家姐学的是历史,知道5月9日是旧中国的国耻日。1915年5月9日,袁世凯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“二十一条”,国民群情激奋地抗议。戎镒昌老板设计的这个商标图案就是“五月九日”四个字,号召国民大众不忘国耻。以政治号角来促销商品,这种“政治搭台,商品唱戏”的做法看起来也是源远流长,而且戎镒昌老板把这个“五月九日”商标至少沿用了二十多年,说明消费者的爱国情愫是经久不衰的。从设计上说,“五月九日”这个商标也很有创意,把四个字巧妙排列,避免了单调,又令人遐想。
这对皮箱的内盖中还保存着一块珍贵的标签,注明当年戎镒昌的地址在阊门东中市,电话为884,特别有经济史料价值的是注明这对皮箱的价格为“十六元加锁”。因为母亲出嫁是在1935年春,推算皮箱应在1934年购置,听母亲说过,当年的米价为三块钱一担(150斤),也就是说这对皮箱的价格折算起来相当于800斤米价,也算得上奢侈品了。
母亲留下的这对皮箱虽是家常物件,不经意间却蕴涵了八十年前社会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的信息,无怪乎说文物是历史最忠实的见证者。
几十年来,随着岁月的动荡,这两只皮箱也是历经沧桑。1959年家姐大学毕业分配到济南工作,那时正值经济困难时期,商品样样短缺,市面上买不到旅行箱,也因生活拮据,买不起大容量的旅行袋,母亲干脆给家姐托运了一个白皮箱去,后来这个皮箱又随她调动工作到常州。直到她退休后去上海定居,才把这个皮箱又运回苏州老家来。1968年我到重庆工作,那时正值“文化大革命”,又是商品缺货、家里缺钱,母亲便把另一只白皮箱给了我。因为远隔千山万水,怕路上损坏,母亲还特地请木工邻居打了一副厚实的箱夹板,把皮箱牢牢夹住,虽经几千里路程,却一点没有损坏。八十年代我调回苏州,也让箱子完璧归家。由于这样的经历,这对箱子更见证了八十年来世态炎凉、社会动荡、家庭变迁、亲情延绵。
现在社会上不断掀起古董、字画、钱币、像章等收藏热,其实人们大可不必去追逐这些浪潮。中国历史如此悠久,以往有点文化根基的家庭里文物几乎触目皆是;近几十年来虽然屡经运动屡遭破坏,总会有点劫后遗存可捡。如果你是个有心人,那么在每次搬迁新居时,请手下留情,不要再把上辈留下的旧物品像垃圾一样扔掉。其实,家家都有一点值得留世的、即便称不上文物也是应该纪念追思的东西的。 |